近日,常德市第一中学搞了个特别的仪式。34个学生穿着整齐的制服,从副市长周代惠手里接过了空军航空大学的录取通知书。他们的爸爸妈妈还拿到了“空军飞行学员之家”的荣誉牌子,整个学校都充满了自豪和责任感。
这34个孩子里,33个来自学校专门的航空实验班,还有1个来自普通班级。今年这个航空班特别厉害,超过一半(55%)的学生都成功考上了飞行员,创下了学校的新纪录,在全国同类的16所培养飞行员的中学里都排在前列。这所老牌名校,十年下来已经给空军输送了199个优秀飞行学员,其中还有10个人特别优秀,被选入北大、清华或北航和空军航空大学联合培养,拿“双学籍”。
一、 高考成绩亮眼,飞行学员是亮点
2025年高考,常德市有2.9万名学生参加考试。作为市里的重点中学,常德一中又一次考得不错。虽然学校没公布整体有多少人考上一本大学,但从过去看,它的重点班成绩一直非常好:像航空班这样的班级,考上一本大学的比例稳定在95%以上,钱学森班更是连续三年100%的学生都上了一本线。
去年(2024年),这所学校考了600分以上的高分学生就有167人,占了全校考生的五分之一还多(20.34%)。今年,学校不仅保持了文科理科都强的优势,在培养顶尖人才方面也有新突破——除了34个飞行员,还有不少学生通过了清华大学“强基计划”等名牌大学的选拔。
二、 十年磨一剑,专出飞行员
时间回到2015年,常德市一中被选为全国第一批16所专门培养空军飞行员的中学之一,承担起为国家提前培养飞行人才的重任。这个军队和地方合作培养人才的新路子,就在常德扎下了根。
选人的门槛一开始就很高:2015年在湖南初选时,录取比例就达到了34个人里挑1个;今年初检,常德市有403个学生报名,只有128人过了第一关,最终成功闯到最后的只有34人。
十年下来,这所百年老校摸索出了一套自己培养飞行员的成功经验。学校把培养飞行员当作特色教育的头等大事,形成了一套管用的人才培养办法。
三、 他们成功的秘诀是啥?
1. 好苗子早发现,一路紧盯培养
从高一入学开始,学校就专门挑那些身体底子好、真心想当飞行员的学生,给他们每个人都建了成长档案。老师们会一直盯着这些孩子的身体情况、学习成绩,甚至生活习惯。对那些身体复查合格的学生,还会安排专门的老师进行一对一学习辅导。
2. 三样东西一起抓:学习、身体、飞行技能
学校搞了个“学习+体能+飞行专业”三条腿走路的培养模式:
学习:用智能系统帮学生找到学习上的弱点,精准补习;
体能:像准军事化管理一样严格训练身体;
飞行技能:由空军派来的教官教他们航空知识,甚至让他们玩模拟飞行。
3. 老师队伍特别强
学校有9位顶尖的特级教师,3位正高级教师,经验丰富的高级老师占了教师总数的35%。这支厉害的教师队伍,再加上空军派来的教官,一起给这些未来飞行员保驾护航,既教知识,也教专业技能。
4. 心里装着国家
“忠于祖国、一门心思要飞行”这种精神教育,贯穿整个培养过程。学校组织学生一起读《钱学森传》,学习飞行英雄的故事,把报效国家的种子深深种在孩子们心里。杨程杰同学喊出“空天有我”的誓言,就是这种精神教育最好的体现。
四、结语
在常德街头,人们都在传颂这所百年名校飞出蓝天骄子的故事。但可能很少有人知道,天刚蒙蒙亮时,操场上就有学员在负重奔跑;课堂上他们坐得笔直,专心致志;模拟飞行舱里的操纵杆,常常被他们的汗水打湿。十年间,199名飞行学员从这里出发。他们带走的不仅是飞行的本领,更是“志向远大、报效祖国、永争第一”的精神烙印。
教育的光芒,不只在清华北大的录取名单上闪耀,也在祖国万里蓝天翱翔的战机座舱里辉映。当这批年轻的飞行员驾驶着新型战机守卫祖国领空时,常德市一中的实践已经证明:最好的教育,就是心里装着国家,以时代的需求来培养学生。
朋友们,对此您怎么看?欢迎在评论区交流讨论!
东南配资-最大配资官网-股票配资公司排名-全民配资股票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